美國派遣國務卿布林肯訪華,不是與中國好好談判建立友好關係,而是警告中國,不要用任何方法支援俄羅斯。美國為此威嚇要制裁中國的大銀行,把它們排除在美國主宰的國際金融體系之外。與此同時,美國國會批准608億美元給烏克蘭的援助,隨即也加上60億美元軍事援助。
在烏克蘭軍隊彈藥將盡之時,美國的巨大援助,加上歐盟、英國的援助,上千億美元便投入烏克蘭戰場,目的當然是為了扭轉烏軍在戰場上的劣勢,甚或利用美歐援助的中遠程導彈等,遠襲俄羅斯境內的後勤和基礎設施,削弱俄軍在前線的補充和戰鬥力,或許便不單止要把烏戰延長,更可能求打敗俄軍,戰勝俄羅斯。
美國怕的是中國強大的製造力量,可以支撐俄羅斯的軍工,俄國軍工力量加中國的零部件配件、中間產品和原材料的支持,歐美的軍工是難以匹敵。若布林肯能說服或威嚇中國就範,減少對俄的工業支援,美國在烏克蘭戰場便可借巨大的投入而取得優勢。中國的工業製造力相當於美國G7等的總和,投往哪方,哪方便有優勢,不用直接輸出成品的武器,對俄羅斯這樣雄厚的軍工力量助力極大。俄羅斯當前便是用石油、天然氣換取中國的工業中間製品,加上北韓與伊朗部分的武器彈藥,正在烏克蘭戰場上佔了優勢。
美國與歐盟多年去工業化的結果,是軍工生產力不足,配套不完整,即使加強日本、南韓的生產來配套,還是不易與俄羅斯這一方競爭。美國是依賴美元債務來資助戰爭,還需保持金融和美元霸權,避免出現債務危機,引來金融與經濟危機。美國參戰的力量看似十分龐大,實際上比不上俄羅斯的穩固。
美國所恃的是用美元債務轉化的武器,可以打垮或至少挫敗俄軍的攻勢,讓烏戰可拖下去,甚或藉機收復失地,進一步壓迫俄羅斯,改變現時在西線上美(北約)俄的權力平衡。此時想瓦解俄國的目標,已在制裁與戰爭失敗下證明不可行。
中國與俄羅斯關係現時變成唇齒相依。美國全球霸權還十分強大,單俄國或中國都不能獨力對抗,只能頑守。但只守不攻終會露出破綻,讓美國有機可乘,防守最佳的方法是以攻為守。事實上,美國現時保霸權的做法也是以攻為守,到處出擊。中俄可怎樣聯手反守為攻呢?這正考驗中俄兩國領導人的智慧、勇氣與決心。
研究所所長 陳文鴻

版權所有 ©2024 ON.CC (BVI) LT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