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財長貝森特與中方代表在瑞士會談後,雙方達成協議,暫時互降高額關稅,這足以表明美方已經體會到關稅政策的傷害性。
美國面對多個港口貨櫃量下降,當中西雅圖港口甚至出現沒有中國船隻靠岸的情況,不少中小企在裁員,連共和黨議員都批評對中國實施關稅戰,就要面臨大超市如沃爾瑪貨架空空、貨品價格飛漲的危機。而美國肯讓步,似乎正是沃爾瑪、亞馬遜、戴爾電腦與蘋果公司等大企業向白宮游說,要求豁免關稅的結果。華府驚覺到若不退讓,民眾不僅無法過正常的聖誕,更會影響共和黨來年的中期選舉。
華建國際商貿新模式
據認識白宮貿易顧問納瓦羅及財長貝森特的人士透露,兩人均非常無知和傲慢,認為共產主義中國不可能有良好的經濟發展。他們完全錯誤估計現今的中國,已經具備足以抵抗美國新一輪關稅戰的條件。美國在高科技領域未能成功打壓中國,而中國更因為全民合力團結,安然度過新冠疫情後的經濟困境,加上民意所向,如今更有信心共同抗擊新關稅戰,無比樂觀地相信可戰勝美方。
了解中國商貿的專家雷小山指出,中國貨品出口美國的佔比由2014年的約18%,下降至2024年的約14%,但仍有約1,500萬人從事對美生產有關的工作。儘管小企業受傷害較大,出現裁員及停業情況,但大、中企業的市場轉移已有肯定成效。今年4月,中國以美元計價的出口按年增長8.1%,其中對非洲出口按年增長超過25%,對東盟增長逾20%,反映中國正在建立國際商貿的新模式。同時,中國政府也積極擴大內需,以應對通縮危機,並進一步向外國開放旅遊市場,不僅讓外國遊客體驗中國的平價酒店及美食,更讓全世界見到中國的先進建設及生活方式。
美國的全面關稅戰,最大敗筆是以全球為敵,結果反而促使其他國家加強協調抗擊美國。今次的失敗,為美國帶來兩大負面影響,一是特朗普政府失去國際信任,在任期內難以再搞關稅動作;二是美國已使各國掌握如何不妥協及作出反擊,此後它們更無意承擔高成本投資美國。
由於納瓦羅及貝森特的誤導,上演加徵「對等關稅」鬧劇,卻進一步暴露美國經濟的弱點,甚至導致美國股市動盪及未來發債出現困難,有專家預料,兩人有機會在聖誕節前下台。
柏林自由大學哲學博士 史文鴻

版權所有 ©2025 ON.CC (BVI) LT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