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頹勢難逆 白牌車爭飯食
經濟不景加上網約車衝擊,曾被投資者熱捧之的士牌價10年來跌跌不休,3月份最新的市區的士(紅的)牌價跌至268萬元,較2015年723萬元的高位暴跌近63%,的士牌價市值單個已蒸發455萬元;新界的士(綠的)最新牌價亦只有193萬元,較10年前591萬元高位累跌達67.3%!有經濟學者估計,隨着的士需求減少、網約車正合法化,的士牌價前景不樂觀,恐會繼續下跌。的士業者直言,現時七成的士車牌已淪為負資產,批評政府對白牌車規管一拖再拖。不過,亦有議員認為,政府若管好供求關係,網約車及的士能夠共存互補。
根據香港的士交易所反映3月31日的最新的士牌價,3月份紅的牌價跌至268萬元,較2015年723萬元的高位暴跌近63%,市值蒸發455萬元,其成交價已累計下跌多年。綠的牌價一樣插水,3月份只有193萬元,10年累計跌幅達67.3%。
香港的士小巴商總會會長周國強表示,現有七成的士車牌均淪為負資產,不少車主心灰意冷,「政府一直話要規管白牌車,原定上年就做(制訂規管框架),依家要拖到年底」,立法遙遙無期。他直言,不少司機感到失望,「拖嘅時間太長,合法就合法,非法就非法,不能藉口市民有需要,就冇牌當有牌」,認為現時政府愛理不理,白牌車明目張膽、有恃無恐,只會陰乾行業,促政府盡快處理。
業界:對政府施政冇信心
周提到,私家車載客應先申請「出租汽車許可證」,惟現有700多張許可證無人申請。「無牌食肆會被食環冚檔,搭棚、電工都要考牌,點解淨係的士業被人侵蝕服務?」他又指,不少車主均申請銀行的部分還款計劃,的士業不景氣,以往有5至6間銀行提供的士融資,現時只剩下3間。他說,的士業的現況類似小巴業,「政府一年出百幾二百條新巴士線,但小巴淨係得一兩條」,批評政策傾斜,導致業界「對政府施政冇信心」,期望政府可以痛定思痛,不然業界只能放棄,「舉手破產」。
Uber等網約車平台於2014年起開始攻港,的士業風光不再,與網約車的關係亦愈趨緊張。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委員張欣宇表示,過去10年數據顯示,白牌車的出現,未有令的士總收入或接單量明顯減少,反而令前線司機的議價能力大幅提升,數據顯示,過去10年,車主租金收入減少,但前線司機收入逐年提升,增幅超過10%。張認為,政府在規管網約車上,必須管好供求關係:「的士喺高峰期接唔切單,網約車可以出嚟接單,而平峰期的士都夠做,網約車就唔使出嚟。」
欠投資價值 牌價未見底
曾任交通諮詢委員會委員、中大經濟學系副教授兼劉佐德全球經濟及金融研究所常務所長莊太量表示,現今公共交通發達,港鐵、巴士幾乎覆蓋全港,的士需求已經減少,加上網約車近年進軍香港,的士再無壟斷優勢「仲要個牌嚟做乜」,令的士車牌欠缺投資價值。他相信的士牌價仍未見底,尤其一旦網約車正式合法化,司機有其他選擇不租的士開工下,牌價只會再下挫。
經濟學者李兆波認為,的士牌價只會繼續下跌。他提到,的士由交通工具變成「金融工具」,單由運輸部門去處理並不足夠,建議政府利用外匯基金或集資,從市場以市價收購一萬個的士牌,再成立的士出租公司,能篩選租車司機下可改善服務質素,亦可如當年領展一樣上市。他估計業務回報有約7%。
版權所有 ©2025 ON.CC (BVI) LT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