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清德上台即將屆滿一年,這一年中,無論內政外交,幾乎看不出賴政府有何建樹。反倒就是專注在一個「鬥」字之上,將全副心力都拿來對付在野黨。連最近雙北合辦世壯運,賴清德也找藉口不出席,雞腸鳥肚的心態更是被人一覽無遺。
在正常的民主體制下,身為雙少數的賴清德,理應放下身段,積極與在野黨溝通,藉此化解彼此的歧見,讓政策能夠順利推行。但賴清德卻反其道而行,至今既不願與在野黨主席會面,也不願舉辦國是論壇,在立法院更是明白要求民進黨全力杯葛抗衡,用盡一切手段拖延立法,就算立法通過也利用覆議甚至釋憲來爭取不執行。顯然相較於台灣2,300萬人的前途與命運,賴清德更關心的是自己能否掌握所有權力。
在這樣的心態下,賴清德原本很可能會藉着520就職周年演講的機會,進一步刺激北京,令兩岸衝突升溫,由此將台灣民眾對大陸的仇恨與恐懼轉化為動能,繼續為大罷免添柴火。
但中美關稅談判的結果完全出乎賴清德的意料之外,等同一次戳破了賴清德「脫中入北」、「非紅供應鏈」與「民主大同盟」等謊言,而賴清德似乎也接收到警訊,在接受日本媒體訪問時,特別說出:「希望雙方能在尊嚴對等的基礎上進行合作交流,化對抗為對話、讓封鎖變交流。」想要釋出善意,但轉頭又忍不住大談起民主國家聯手對抗專制政權的老調,顯然自己都無法順利角色轉換。
但對美國來說,中美談判仍持續,此時最不希望就是台灣橫生枝節攪局,故必定已派人叮嚀賴清德不准跨過紅線,也會嚴格審核520的講稿。關鍵在於,賴清德會順從嗎?還是又脫稿暴走演出?或許台海和戰的關鍵時刻,就在他一念之間。
台灣資深評論員 謝寒冰

版權所有 ©2025 ON.CC (BVI) LTD.
All rights reserved.